分离是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
来源:健康谷 作者: 出处:巧巧健康 2009-03-04记不得是哪位名人说过的话,大意是这样的:
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在一起,只有一种爱是为了分离,那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。
这句话深深地打动了我。它包含了深刻的心理含义:一个人,从最初的卵子与精子的结合,成为受精卵,在母亲的子宫里孕育生长,到来到这个喧嚣的尘世,与父母的分离就开始了。正常情况下,一个人从出生到成人,将和父母经历四次重大的分离。第一次是从母亲的体内来到体外,这是肉体的初次分离;第二次是身体上的断奶,这是肉体上的彻底分离和心理上的初次分离;第三次是青春期的来临,个体开始寻求自我的意识和独立,这是心理上的断奶,也是心理上的初次分离;第四次是离开父母的羽翼,完全独自谋生,这是心理上的彻底分离。
正是分离,标志着一个人的成长,可以说,没有分离就没有成长。
在这四次分离的过程中,任何一次出现问题,都会对一个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。换句话来说,一个人如果不能在适当的时候完成和父母的分离过程,就会出现偏离常态的生理问题和心理问题。过早的分离和过晚的分离都是不正常的。最好理解的例子就是早产儿,因为早于正常的分离时间而离开了母亲的子宫,会使他们在出生后面临比正常出生的孩子多得多的问题;而目前社会上出现的“食老一族”,即那些二十多、三十多岁还伸手向父母要这要那的人,则是最后一次分离始终没有真正完成的结果。
值得庆幸的是,大多数父母即使不知道这个原理,也会在一种无意识的状态中促成了与孩子的分离,使孩子成长为一个拥有独立人格、在社会上靠自己的能力生存的人。然而,还有一些父母,却将孩子紧紧抱在怀中,害怕孩子的长大、拒绝孩子的长大、阻碍孩子的长大,直到有一天发现自己的孩子“出了问题”而“百思不得其解”:我的孩子多么乖、多么听话、多么可爱、多么纯洁啊,怎么就出问题了呢?
相关图文阅读

健康相关专题
- 1030周岁宝宝的“美““丑“认识
- 1021如何按照气质来养育宝宝?
- 1013宝宝开始出磨牙(“板牙”)
- 1008宝宝是个“破烂王”
- 1006让宝宝学会物归原处
- 998孩子蛮不讲理不能宽容
- 998你有没有用摩托车驯马?
- 998家长应避免将谈话引向对立
- 998家庭教育中应哪些问题
- 998李嘉诚教子做成功的人